《生态与资源》杂志是一本专注于生态与资源领域的专业期刊,致力于聚焦生态与资源领域的前沿动态,全面展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的最新成果,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搭建一个权威、高效的交流互鉴平台,全力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杂志为我国生态与资源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杂志所发表的论文不仅涵盖了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涉及了生态与资源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国生态与资源领域研究动态的窗口。
在内容设置上,杂志始终坚持兼顾基础理论研究与实用性成果。一方面,杂志密切关注生态与资源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发表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论文,涵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资源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生态与资源的相互作用等诸多基础研究方向,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杂志也高度重视实用性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发表那些能够直接应用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实践的技术、方法和案例,如生态修复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旨在通过这些实用性成果的传播,促进生态与资源领域的实践创新,提高我国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水平。
理论与技术、生态防护、生态振兴、资源保护、资源利用与管理、智慧生态与新能源、生态资源博览、长江文明
1.编号应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无标题时,编号后空一字写具体内容。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3.注释是作者对标题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须放置在当页页脚,注释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标注。
4.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30天内发出录用通知。凡3个月未接到采用或修改通知者,作者可电话咨询或将稿件另行处理,本刊一律不退稿。
5.文责自负。概不接受抄袭稿件。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均由作者文责自负
6.正文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中插图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标明图序与图题;表格应结构简洁,尽量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要有表序与表题。
7.编号应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无标题时,编号后空一字写具体内容。
8.在正文中,引文按出现先后顺序加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采用上角标形式,参考文献放置文末,排列顺序及序号必须与正文中引文序号一一对应。
9.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10.来稿请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至8个中文关键词(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对文章的研究对象、方法、观点做概括陈述,而非导语、小结或评价)。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兴业路136号,邮编:430013。